市政府关于印发《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发布机构: 常熟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1-03-04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虞山高新区(筹)、服装城管委会,市各委办局、直属单位(公司):

《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经常熟市创新工作第4次例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常熟市人民政府

202131

    (此件公开发布)

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以来,常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推进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3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

1.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科技综改试点成效显著

常熟充分发挥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强改革实践。改革科技创新工作机制。成立“科技创新办公室”、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建立创新工作例会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推进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三区一园”创新转型等创新发展重大督导事项。政策加码释放创新活力。制定股权投资基金、自主创新产品等一批政策措施,出台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聚力产业科技创新“12条”、企业提升竞争力“八个一批”等一批政策举措,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整合。积极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及其团队专利入股、股权投资改革,建立“股份合作、团队控股、股权激励”机制。建立人才、经济、科技工作“三位一体”管理体制,形成了“点面结合、条块互动、上下联合”的大创新工作局面。

2.多级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高端攀升态势明显

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业等支柱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发挥“两整车一中心”带动作用,吸引中国智能车研发测试中心、汽车轻量化研究院等近10家重点汽车研发机构落户,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智能装备水平提升,实现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24家、新材料企业109家,实现产值分别占产业总量的69.9%17.9%。前瞻性产业加速布局。布局氢燃料电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一批重点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等领域,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十三五”期间培育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项,获省级资金资助2亿元。

3.企业主体地位日益强化,创新企业梯队逐渐形成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着力培育基地型、旗舰型、科技型骨干企业,已初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积极对接高企培育“小升高”计划,2020年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25家,入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88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18家,较2015年末增长1.47倍。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小微进规”企业386家。引导国内优秀股权投资机构加大对接力度,形成科创板后备梯队企业15家。

4.平台建设体系渐趋完善,地方特色服务理念凸显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建成新型研发机构36家,数量高于全省同类城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5家,省院士工作站8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其中国家级6家。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市产业知识服务平台,订制、生成地方产业自身独有的知识库,在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启动建设市中小企业研发试制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过程中所需的个性化测试、加工等服务。

5.杠杆撬动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积极开拓科技金融合作途径。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政策性金融资金和商业性金融资金相结合的科技金融合作新机制,加快构建符合实际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常创股权投资基金,与苏州科创投基金形成联动机制,与浦发银行等形成投贷联动机制,纳入投资项目库72个。建立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促进金融活水畅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通过苏科贷、信保贷、集合信贷等科技金融举措帮助418家企业获得科技贷款19.7亿元。省地联动建成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常熟高新区分中心,搭建银企对接交流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券”工程。支持初创期、小微科技型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开发,鼓励向高校、科研院所或第三方专业机构购买技术和服务,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超1.5亿元,政策覆盖企业超700家。

6.多措并举招才引智,人才引培成绩斐然

持续优化引才留才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基本达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探索以市场化薪酬和标志性成果为指标的人才分类评价办法,建立市场化人才认定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海鸥计划”,围绕“354”产业发展方向及企业需求,紧盯“高精尖缺”人才,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重点学科和高层次科研院所,加快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集聚。2020年,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省双创人才9人,全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总数突破500人。构建高端引才品牌。开展“小规模、多频次、精准化”产学研活动,举办常熟产创融合项目路演暨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创享未来赢在常熟”第五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常熟精英周等活动。

(二)机遇与挑战

1.面临机遇

从国际来看,世界正处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格局加速演变,大国博弈和战略竞争加剧,特别是中美关系转向直接竞争,且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制造业回流和新冠疫情双重叠加,促使由全球产业链分工转为能掌控的区域产业链分工,且具有日益严峻性。同时,新技术革命正处于加速突破的“裂变期”前夜,抢占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高端环节的竞争日趋激烈,且面临着受西方发达国家“围攻”而被迫形成“技术闭环”的巨大挑战。科技革命或将在“十四五”期间陆续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带来巨大的生产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变革。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再平衡、重塑区域竞争新优势的核心要素。

从国内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且正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形势加速了国内各县域城市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县域敢于在科技体制上动刀子,吸引人才、资金、平台等创新资源的政策频出,部分县域城市在科技创新上的大胆探索对常熟创新型县(市)建设构成挑战。

从区域来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孕育着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和要素投放的新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产业链重组,激发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常熟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提供了新机遇。常熟要全方位对接、最大限度承接国家战略“溢出效应”,推动形成产业互补共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2.存在问题

当前,常熟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驱动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一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和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既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又有显著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不多。二是产业承接能力亟待提升。常熟将发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氢燃料电池等重点产业,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体系化平台载体。三是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有待提高。常熟创新开放程度不高,对上海等城市的人才、资本、设施等创新资源吸引力有限,高端技术团队、研发力量、产业化队伍高效对接机制缺位。四是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建设仍需不断深入推进。迫切需要完善并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建设更加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四个面向”战略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支撑,顺应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践行“两争一前列”新使命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体制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力、存量创新与增量创新双轮驱动,围绕美丽常熟建设主轴主线,以厅市会商和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抓手,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提升创新平台和载体能级为支撑,加快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区域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引领的全国县级标杆城市,为常熟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绘就“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的发展蓝图。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以改革促发展、谋创新,深入推进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系统化破解制约科技创新制度性约束问题,形成制度体系支撑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创新求突破、务实效,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公平竞争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县域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外在推力和内生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针对自身特点找准需求定位和主攻方向,把特色转化为自身优势、创造优势,重塑新形势下常熟制造业发展新动力,加快构建符合常熟特点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常熟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坚持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紧跟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部署,从更大空间推进对外合作、开放交流,汇聚全球高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深度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在开放竞争中拓展空间、提升水平。

(三)发展定位

——产创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厅市会商和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引领,启动产创融合“十百千”平台载体建设工程(“十四五”期间,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链部署十大战略性创新平台、围绕创新平台衍生打造百个支撑行业领军和标杆企业的优质载体、带动培育千家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紧紧围绕区域产业特色,整体布局和优化提升相关平台载体,以科技赋能产业提档升级,打造“一区域一特色”“一产业一平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科技体制综合改革样板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高起点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创新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公共管理服务等机制,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为推动全省县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示范。

——长三角县域创新发展引领区。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新机遇,融通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全方位对接、最大限度承接一体化“溢出效应”,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在长三角价值链中的位势,增强对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

——国家创新型县市标杆区。牢牢把握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契机,更高质量集聚高端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力争成为全国创新体系布局中资源汇聚、效能放大的重要创新县域标杆城市。

(四)规划目标

2025年,县域经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整体创新实力显著提升,在若干领域取得一些重大原创成果,成为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典范。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市本级科技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以上,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20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左右。

——产业整体位势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左右,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0%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例达25%,拥有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

——创新要素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超200个,研发人员占比达3.5%,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数超800人。

三、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为常熟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一)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健全县域科技计划体系,建立以研发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投入评价机制。建立开放合作的科研协作体系,探索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面向长三角中心城市开放机制,强化前期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储备能力。聚焦全市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探索“揭榜制”等新型科技项目组织方式改革,促进资金、技术、成果、市场等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探索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潜力。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完善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制度。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推动技术市场一体化,探索建立企业需求联合发布机制和财政支持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一支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构建科技项目接续支持机制,吸引一批项目在常熟开展延展性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促使更多长三角地区已结题、未转化的项目在常熟落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和风险防控机制,制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

(三)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化主体作用,健全多元化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探索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完善面向企业、基层一线科技人才的职称评价标准,落实职称评审权限下放等改革措施。建立科研诚信评价体系。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综合评价制度,将科研诚信状况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探索建立人才容错机制。建立免责清单,对高层次人才参与重大项目研发、重大成果转化工作中的偏差失误,列入容错免责范围,建立“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人才评价标准。

四、加快构建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354”产业发展体系,重点推进技术群体性突破与产业跨界融合,建立新业态发展赋能机制,构建多元应用场景,形成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突出创新能力和创新贡献的产业发展引导机制,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发挥产业基地的集群发展优势,加快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的推广应用,结合实际有选择地重点发展一批先进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快实现全市制造业装备和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氢燃料电池、物流物贸等产业,对标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拉长延展产业链,增加产业丰厚度。

(二)强化产业前瞻技术攻关

积极对接国家、省、市战略需求,强化产业政策引导,积极争取上级创新资源,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加强前沿领域技术突破。瞄准新能源、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具有一定基础与条件的前沿领域,筛选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外部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形式,攻克一批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新的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面向常熟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制定发布产业基础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建立政企攻关“联合制”,探索设立企业牵头、政府支持的联合技术攻关资金,发布项目指南,组织国内外科技力量开展产业技术基础、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等攻关和产业化。加强协同创新攻关。推动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三)建立新业态发展赋能机制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推动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向各领域广泛渗透,催生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依托城铁片区,重点面向汽车制造、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行业应用需求,打造“数字科技新城”,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及相关高端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发展基于5G的大数据产品及服务,促进大数据技术与行业业务的融合创新。依托高新区,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和“UWC+”创新岛等新兴产业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实现数字经济产业的跨越发展与集聚发展。依托经开区,加快建设华为云(常熟)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推动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生产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及工业互联网应用。

专栏  常熟“十四五”产业前瞻技术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构建“354”新型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打造“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加快前瞻性技术、卡脖子技术、产业链关键技术等集成攻关,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1. 汽车及零部件

围绕智能整车领域,重点建立自动驾驶体系架构,在智能驾驶舱、汽车线控化、车辆信息安全、5G-V2X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围绕汽车执行与控制系统领域,重点突破线控驱动、线控转向、线控刹车等关键技术。围绕车路协同系统领域,开展5G-V2X通信、交互式信号系统、RSU路测单元等技术产品研发。

2. 装备制造

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在海洋通信、海洋电力传输、海洋工程等领域全面布局,加快船用海洋工程型钢、船用曲轴、海底电缆、船用动力设备、电子电控设备、海上钻井平台等配套产品及设备研发生产。

工程机械。加大对液压元件、传动部件等关键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的投入,提高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建筑装修机械、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等成套产品的生产能力和配套水平。

智能电气机械。重点发展高低压输配电成套产品、用电设备、新型电缆、高端电力控制装置、电梯、高低压开关柜、电力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加快研发发电设备大型铸锻件、泵阀等关键辅机,以及特高压输电设备用绝缘材料、开关操作机构、智能变压器等。

智能装备。重点开发以高速、高精、复合和智能为主要特征的数控金属切削与成形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单元等系统,加强高速高精运动控制技术、动态综合补偿技术、多轴联动和复合加工技术、高精度直驱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物联网技术在各工业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展智能管理、智能装备、数字化车间的综合集成创新。

3. 信息技术

5G通讯。重点推进射频器件及模块、天线、小基站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以及用于5G芯片、射频等关键部件的高散热、高阻燃、高导电、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研发。

智能终端。大力引进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企业,重点研发传感器、摄像头、电池等关键技术。

型电子元器件。加快发展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柔性多层印制电路板、特种印制电路板,重点研发新型片式元件、电声元件、连接元件、敏感元件等。

4. 生命健康

生物医药。重点聚焦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新型药物制剂的研发应用。

高端医疗器械。开展植入性医疗器械、体外诊疗及康复设备、可穿戴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攻关,推动生物疫苗、人工关节、高分子医用耗材等高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项目产业化。

智慧医疗。利用苏州市智慧医疗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采集体检大数据,发展医疗影像,建立智慧医疗体系。

5. 数字经济

大数据。开展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发掘、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大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软件和硬件支撑平台等。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应用,促进数据服务业创新,支持发展数据材料、数据医药等新模式新业态。

云计算。开展数据存储与处理、虚拟整合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低能耗芯片、海量存储设备等核心云基础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开发支撑云计算应用的新型终端产品及配套产品。

人工智能。开展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群体智能、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软硬件开发。在制造、交通、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重点推进智能汽车、智能纺织、智能制造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区块链。围绕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治理机制、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数字钱包、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跨链交互等共性技术开展攻关,以场景需求为牵引,实现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融合应用的群体性技术突破,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民生、金融、产品溯源、电子存证、数字身份与供应链协同等多场景展开应用。

工业互联网。加快突破工业系统低代码开发技术、面向工业领域的超密集异构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系统智能应用技术、实时数据仓库构建技术、“5G+MEC”智联技术、区块链标识数据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加快工业设备网络化改造,支持工业企业对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网络互联能力改造,支撑多元工业数据采集。支持工业企业综合运用5G、时间敏感网络(TSN)、边缘计算等技术,提升生产各环节网络化水平。

6. 氢燃料电池

加快突破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功率密度大、电效率高和稳定性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加快研发氢燃料电池单电池、电堆、发电系统,推进膜电极、质子交换膜、极板、催化剂等核心部件产业化。

依托常熟氢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提升氢燃料电池系统竞争力,开发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及解决方案,支撑常熟及国内外汽车工业及氢能源船舶相关行业。

加快与国内外氢气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提高副产氢气的回收利用率,积极研发低温液态储氢装备、高压气态储氢装备。

7. 声学技术

大力建设“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战略支撑平台,组织产学研用联合专项攻关,围绕声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基础材料、核心器件、高端装备等。

围绕材料声学技术领域,重点研发多孔材料、微穿孔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声学材料,加快突破以超构材料为核心的新兴声学材料。

围绕工程声学技术领域,加快声学技术在公路、铁路、建筑、桥梁等工程的地基探测、岩溶探测、复杂浅层地质精细探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结构混凝土质量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围绕信息声学技术领域,重点研发基于语音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防护系统,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的应用。

围绕电声学技术领域,重点研发录放声技术、扩声技术以及相关电声仪器和电声测试技术等。

围绕海洋声学技术领域,重点突破海洋声学探测技术、海洋声学通信技术、海洋声学定位与导航技术等。

五、积极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矩阵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采取精准化、集成化政策支持方式,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一)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倍增提质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以实体平台和具体项目为纽带促进产学研合作,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树立高新技术标杆企业。根据企业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成长能力等,评定一批高新技术标杆企业,集聚社会资源加速推动高新技术标杆企业做大做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计划。定期遴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入库,对入库培育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对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在培育期内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

(二)培育发展领军型企业

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型企业。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实施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开展颠覆性技术布局和攻关。加强大企业国际化培育工作,提升领导企业的全球性布局与行动能力和海外分支机构基础运营能力,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声学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群。针对具有颠覆传统产业变革的领军型企业实施政策突破与创新,建立动态政策需求上报机制,采取“一企一策”方式给予支持。

(三)培育瞪羚与独角兽标杆企业

构建准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遴选发现机制,建立准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培育和树立一批典型的瞪羚和独角兽标杆企业。鼓励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颠覆性技术布局和攻关,加快形成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支持第三方机构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建设瞪羚企业俱乐部、独角兽企业孵化加速器等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决策领导、资本运作等多元化服务。

六、大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载体

以产创融合“十百千”平台载体建设工程为抓手,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链部署十大战略性创新平台、围绕创新平台衍生打造百个支撑行业领军和标杆企业的优质载体、带动培育千家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集聚高层次企业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中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载体的支撑作用。

(一)打造战略支撑平台

大力建设“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打造声学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两个功能区。依托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常熟理工学院和中国声学学会,建设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建立声谷国际创新生态走廊。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聚焦医疗超声、材料声学、工程声学、信息声学、海洋声学、电声学等重点方向,培育声学领域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力争建成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发展为一体的世界领先声学科技创新“尖点”和人才“高地”,积极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着力深化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先进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常熟新材料工程化联合研究基地、苏州智慧医疗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积极拓展外部资源,引进优质项目入驻,充分发挥产业基金作用,全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精准引进高能级平台和优质科创资源,不断提升现有创新载体能级。建设一批高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研发机构申报国家、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探索成建制引进科研院所和重大创新平台的运营组织模式。打造一批产业支撑平台。围绕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技术和产业领域,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联系,依托沪苏浙等地区人才、技术、资金资源,打造一批产业创新平台或研发基地。围绕智能货架、高端无纺等特色产业创建共享实验室,在细分行业加快形成“创新联合体”。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按照引进共建一批、优化提升一批、整合组建一批等方式,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对一流创新人才团队的吸引力,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带动力,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支撑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三)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构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向多元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建立全链条科技服务平台。重点培育一批涵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专业科技服务平台,打造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依托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推进公共服务大数据、产业大数据、科技创新成果大数据等信息基础平台设施建设,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科学文献、科学数据等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制度。创新平台管理模式与组织形式。积极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专业化科技服务平台对接,支持各类创业服务平台聘请成功创业者、天使投资人、知名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定期对平台进行绩效考评。

七、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坚持“引育并重”原则,聚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不断完善多渠道人才引培机制,构建校地合作引培体系,提高人才团队整体水平。

(一)加快创新人才集聚

建立合理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加大科技人才项目支持。以实施“昆承英才”计划为统揽,积极推动“昆承英才”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的实施,加大项目资助力度和数量。以苏州姑苏区域重点产业专项(新一代通信技术专项)实施为契机,重点聚焦通信领域新项目的招引。实施院士双向服务计划。搭建院士跨界融合创新平台,开展常熟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协同攻关,打造“院士经济”品牌。培育科技型企业家。建立企业家常态化培训机制,提高企业家科学素养,打造一流的企业家服务体系,营造尊重、支持和爱护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高技能人才引进,收集发布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定期举办高技能人才招聘会,推动建立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引导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

(二)创新人才引培模式

探索实行“人才+项目”的引培模式。设立产业人才发展专项,精准引进有助于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的人才与团队,并给予相应资金支持。试行“人才飞地”引才政策。鼓励常熟用人单位与长三角地区研发创新机构合作,基于核心产业技术面向产业链上下游靶向招引人才。推动市场化引才。结合产创融合项目路演等形式,围绕“354”产业开展重点人才项目招引。积极与国内外猎头机构、国际性学术组织等机构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借力第三方组织招才引智。健全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发挥世界联合学院作用,用好大科园、科创园等平台载体,深化与国内外顶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实现高校院所人才资源与常熟产业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完善科技镇长团工作机制,探索设立科技镇长团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导向的任期考核、表彰奖励等制度,推动招才引智与科技合作。

(三)拓宽校地合作渠道

充分发挥常熟理工学院的科教、人才、区位优势,开展常熟市与常熟理工学院的新一轮校地合作,重点围绕战略布局声学产业、赋能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加速发展服装与电商产业等地方特色产业需求,着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共建共享教学科研、培育实训、创业孵化等基地平台。深化常熟理工学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加速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提升学校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水平。开展高能级应用创新研究,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应用,更好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现代化校地合作体系,推动形成校地协同发展新格局,共建新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示范院校,打造区域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靓丽名片,促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

八、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协同水平

紧抓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G60科创走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合作体系,发挥常熟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配置中的独特作用。

(一)加快融入长三角创新合作体系

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吸收、承接、利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快融入长三角地区创新协同体系。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融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创新发展链,打造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联盟、研究会、商会等组织作用,促进联盟开放创新与国际合作。打造科技创新“飞地”。充分发挥常熟(北京)创新中心和上海(常熟)产业合作创新中心的飞地孵化品牌效应,探索建设“飞地实验室”“飞地孵化器”,打造引才引智新平台,推动常熟科技型企业将“最强外脑”落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创新资源集聚地,更大力度承接长三角科创人才和前瞻项目。强化创新政策协同。实施创新券互认工程,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探索统一科技创新券服务标准、内容和平台,建立网上注册、合同备案、创新券申领兑付一体化服务协同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资格、职称互认,吸引一批跨区域自由流动的“轨道人才”。开展创新技术、创新产品首购首用,为自主创新产品和原创成果提供初始机会和场景应用。

(二)构建国际创新合作典范

积极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创新与转型升级发展主旋律,在全球范围内找坐标、画地图,精准吸引和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探索设立国别合作计划,加强与欧美等重点国家的产业科技合作。依托上海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快国际创新载体建设布局,引导企业在欧美等创新资源活跃的国家和地区布局建立一批海外研发机构和离岸创新中心。广聚国际基础创新资源。积极吸引更多的全球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来常熟设立分支机构,吸引跨国公司在常熟设立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利用好“一带一路”海外侨商分享对接会、纺织服装高峰论坛等品牌活动,搭建海内外合作交流平台,助力常熟企业参与国际创新合作。

(三)打造区域创新协同名片

利用常熟产业、区位、环境等比较优势,通过承接各类创新活动,加强在长三角区域的科创显示度,打造“常创常新”的靓丽名片。唱响“京常会”“京常来”“京常路演”等高规格、品牌化活动,推动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常熟汇聚。面向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积极开展“百企千才高校行”“创新创业院所行”等品牌活动,为常熟吸引更多科技和人才资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打造“常熟创客会”品牌活动,支持众创载体开展多样化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设立“常熟企业家日”,建立企业家信息直报快报制度,构建“亲清连心”的良好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持续开展“科技大讲堂”品牌活动,围绕高企申报、科技金融、科技人才、技术合同等主题,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为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者提供专业化创新创业辅导。

九、全力构建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从供给侧持续发力,进一步改善科创企业融资环境,加强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与科技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形成推动常熟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合力。

(一)优化政府科创基金管理

积极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信息公开共享、绩效导向明确的科创基金管理体系。拓宽科创基金支持覆盖面。减少基金使用领域限制,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高端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完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体系及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工作机制,加大对种子期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科创基金运作模式。探索建立市级科创基金创业投资与创新产业项目对接机制,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关键零部件、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对接长三角各大高校院所、孵化器等平台的研发孵化项目,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倾斜,打通创业资本和产业项目之间的通道。推动科创基金市场化运作。充分放大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基金、科创基金、产业基金协同机制,更好围绕全产业链布局“创业-成长-退出”的全周期资金链。

(二)提升科技金融供给水平

构建金融有效支撑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提升科技金融供给水平,进一步增强科技金融普惠性。促进传统金融业务转型升级。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相融合,加快金融行业产品创新、流程再造、服务升级,提升科技金融智能化服务水平。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依托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常熟分中心,定期开展路演活动,主动下沉金融服务,高效对接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加快推进“苏科贷”“信保贷”“集合信贷”工作,试点开展“专利质押贷款”业务,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投资奖励、早期风险补偿等措施,为常熟科技型企业提供中长期股权、债权投资,支持保险资金与风险投资基金合作。

(三)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充分倚靠上海金融中心、深圳创新中心的优势,链接各类金融资源。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抓住资本市场“三步走”的改革契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完善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在“354”优势产业中挖掘一批符合条件的创新产业公司,推动企业上市发展,引导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壮大科创板后备军。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遴选和培育机制,进一步夯实上市后备企业梯队中科技型企业的储备,培育更多企业登陆科创板。完善众创板服务功能。强化与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等创新型金融平台的合作,为未上市科技型企业的资本服务需求搭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推动已上市科技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许可或转让知识产权等方式开展协作创新。

十、扎实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聚焦农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领域,更高层次定位县域发展,更大格局加快互联共享,更严标准抓好精致县域建设管理,以科技创新助提县域发展能级和水平。

(一)多产融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深化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应用。加强智慧农业发展规划与研究,提升农业信息化覆盖率。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常熟现代农业产业整体提档升级。加快种子工程建设。加强以“常优系列 ”“常农粳系列”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育种创新和推广,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推进农机装备示范推广与报废更新,发展蔬菜机械等特色农机,加速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高素质农民培育,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化农业政产学研合作,支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集聚区。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进2家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二)加强民生领域科技支撑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信息融合与数据共享,拓展县域治理应用,提高县域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围绕智慧水务、卫生医疗、污染防治、健康养生、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规范化、智能化。以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推动常熟能源发展逐步进入总量稳定供应、结构加速优化、绿色低碳为先、智能高效为主的“新常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水、大气、土壤污染科技治理和节能减排为重点,组织实施环境治理、水土保持、生态美丽河湖等一批生态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为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提供科技支撑。

(三)健全科技风险防控机制

强化开放创新风险把控和安全防范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创新风险预警机制和科技安全防控机制,聚力建设安全发展示范标杆。建立重点行业风险防控和管理制度,做好“互联网+监管”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密切跟踪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展前沿,为市内企业提供信息安全与产业安全共性技术、基础设施、流程标准、风险预警等服务,帮助企业在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时进行风险控制,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创新发展意识,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现代化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探索建立健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深化创新工作例会制度,加强多部门沟通协作,加快形成紧密联系、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围绕重点任务,明确目标,细化方案,确保主要任务衔接到位、落实到位。

(二)提升管理能力

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真正发挥在优化环境、提供创新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厅市会商”等协作机制,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加强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科技管理作用,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三)强化督查考核

建立全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通报制度,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的评价,加大创新业绩在领导干部考核中的权重。完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明确职责分工,狠抓工作落实。突出以发展质量效益、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为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通报计划进展情况,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

(四)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宣传,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打造“常创常新”的城市创新品牌,让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常政发(2021)14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温馨提示:点击此处,阅读信息原文 信息来源: 常熟市人民政府

© 2017-2022  zhengsoso.com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32387号-1 上海立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