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1-09-08

黄府办发〔2021〕44号

                               

区政府各委、局、办,各街道办事处:

《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9月3日


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新起点上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开局起步期,也是黄浦区金融服务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总体战略,进一步强化功能定位并实现能级提升的关键五年。为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现根据《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专项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情况回顾

“十三五”期间,黄浦区深入贯彻中央和上海市的战略部署,紧抓国家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外滩金融集聚带核心功能作用,在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金融服务业总量和贡献度保持较快增长,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黄浦区金融业增加值再上新台阶,2019年首达千亿规模,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106.93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加451.35亿元,对区域经济贡献进一步攀升。“十三五”期间,黄浦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持续保持在40%左右,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42.3%,2020年黄浦区金融服务业总税收达177.89亿元,税收贡献占比达27.8%,较“十二五”末期增加4.8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业区级税收达49.66亿元,贡献稳居各行业之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增强。

(二)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持续推进,服务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外滩金融集聚带重大建设、改造、配套工程进展顺利,老大楼功能置换取得积极进展,复兴地块、董家渡等项目渐次完工,南外滩及浦西世博园开发有序推进,为优质金融资源集聚提供重要载体保障。“十三五”期间,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城银清算有限责任公司先后落地,上海14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中已有6家落户在黄浦。“十三五”期间,区内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占全市比重保持在70%以上。2020年区内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1639.89万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29.3%,占全市比重72.1%。其中,上海黄金交易所继续保持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全球第一。

(三)金融机构集聚度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日益健全

“十三五”期间,黄浦区完成引进重点金融、类金融机构273家,凯石公募基金、弘毅远方公募基金、信银理财、太保集团、太保人寿、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金私募股权投资等标杆性企业相继落地。蚂蚁双链科技、蚂蚁区块链科技等金融科技龙头企业选址黄浦。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CCP12、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和专业智库先后入驻。“十三五”期末,区内共有持牌金融机构660余家,汇集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在内的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等细分领域稳健发展,实现了金融机构多类型、全方位、立体式集聚。

(四)服务金融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支持金融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

“十三五”期间,黄浦区先后发布了“外滩外资金融12条”“外滩金融18条”“外滩金科10条”等系列政策,全方位服务国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战略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任务。全国首家外资独资人身险友邦人寿、首批外资控股券商之一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新一轮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后的第一、第二家合资保险资管工银安盛和交银康联等接连落户黄浦区,外滩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的重要承载区。黄浦区全面对接金融创新试点,率先承接、优先复制、同步实施,“十三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件大事、上海金融创新奖、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都与黄浦区驻区金融机构紧密相关,2020年首批10个“上海标准”中涉及金融的2项均诞生在外滩。

(五)聚焦外滩金融品牌建设,金融产业综合生态持续优化

支持举办外滩大会、外滩金融峰会、外滩金融法律论坛等系列金融品牌活动,为前沿学术研究、行业互动提供平台,促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深化交流合作。支持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CCP12首发国际清算行业“外滩标准”,提升外滩金融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十三五”期间,上海金融法院、上海金融信息法律专业委员会相继落地,为金融创新提供多元的法律服务保障和优良的法律环境。打造最适宜金融机构和人才发展的综合营商环境,在服务金融机构方面,持续提升行政效率与服务覆盖面,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在服务金融人才方面,不断完善金融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从人才引进、安居、教育、医疗等方面全方位服务金融人才集聚发展。

“十三五”期间,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新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所应体现的能级和发挥的作用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持牌金融机构的总量、比重和增速有待提高;外滩金融集聚带空间布局还需纵深拓展;外滩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资源配置功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金融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亟待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十四五”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是开启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阶段,也是外部环境最为复杂多变的调整阶段。黄浦区金融服务业新一轮的发展既要充分面向未来,呼应新时期国家发展的大局大势和上海发展的战略使命要求,更要深度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特点,认清机遇与挑战,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切实增强金融服务业作为区域重点产业的核心作用,提高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综合能力。

(一)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国际经济金融格局深度调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速,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进一步释放。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持续稳步推进,人民币作为计价、支付、投资和储备货币的职能不断凸显。金融领域逐步放宽外资金融准入,金融产品创新、外资金融机构集聚的政策环境更加友好。同时,我国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逐步呈现出新特征,国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对提供形式更广、结构更多样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特征将更加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加速融合,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创新金融供给形式,金融科技将全面重构金融发展生态格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入崭新阶段,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科创板及注册制改革试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中央交给上海的“三大任务”持续推进,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了坚实保障。上海建设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目标,将为促进跨境资本自由流动、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探索离岸金融业务创新等提供重要的战略基础。

区金融服务业发展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外滩金融集聚带经过十余年建设,区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定位持续强化,整体金融产业氛围和规模能级不断提高,“外滩金融”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十四五”期间,旧区改造、城市更新不断释放新的优质载体空间也将为黄浦进一步做强金融服务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也面临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区域竞争、金融风险等挑战。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快速变化给金融服务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外部不确定性。技术发展推动全球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共振性日益增强,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交流、中美关系走向带来深刻的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对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阶段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这对黄浦区金融服务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落实地方金融监管属地维稳责任任重道远。经济转型压力增大,金融改革进入攻坚期,对区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十四五”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以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区域金融产业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影响力,切实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级,在服务上海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入新阶段,服务黄浦全面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中实现新发展。

——坚持围绕国家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方向。以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为着力点,主动服务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不断提高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坚持围绕上海承接“三大任务”、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外滩金融集聚带服务辐射功能,主动对接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金融创新试点,积极把握科创板深化改革和全市场实施注册制的重大机遇,全面参与并推动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

——坚持围绕黄浦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的任务要求。以建设成为全球金融体系重要枢纽节点为远景,进一步加速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集聚,不断强化金融服务业的引领作用,切实推动“3+3+X”高端服务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二)功能定位

进一步加快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打造与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步伐相同步,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地位相适应,与黄浦区转型发展相协调的资产管理和金融科技两大增长极,深化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人民币资产定价与支付清算服务高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地、金融综合生态高地。

(三)发展目标

——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业的总量规模。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作用,继续保持金融服务业作为黄浦区引领产业的地位,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区GDP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区内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保持全市领先。

——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业国际化程度。紧抓国家金融业双向开放的重大机遇,依托外滩独特的空间载体优势和金融文化底蕴,积极承接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创新试点项目落地,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金融机构,推动外资金融机构比重不断提高。

——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行业能级。充分发挥市场、机构、产品和人才等要素集聚优势,持续引进和培育中外高能级资产管理机构,鼓励支持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持续增强服务功能,区域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和能级达到并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进一步增强金融科技集聚度。引进和培育10家左右重点金融科技企业,形成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创设适宜创新发展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

——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业发展综合生态。通过优化布局、政策引领、完善配套,不断提升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的综合服务水平,有效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金融行业组织、金融专业服务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外滩金融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区域金融发展环境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十四五”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加快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进一步提升核心承载功能

在市区两级规划部署下,推动外滩金融集聚带空间布局纵深拓展研究。聚焦“一带引领”的全区战略布局,以巩固提升外滩金融集聚带在上海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核心优势地位为导向,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核心承载功能,服务高端要素集聚和区域辐射能级提升。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推进南外滩滚动开发和世博浦西片区后续利用,支持复兴地块全面启用,加快推进董家渡金融城、南浦地块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滨江地区与腹地统筹协调、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外滩金融核心承载区。

市区联动,加快推进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利用和功能提升,重点推进外滩源二期、179街坊、160街坊、187街坊、190街坊等老建筑的保护利用和功能提升,实现外滩“第二立面”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充分挖掘具有金融历史底蕴和金融文化氛围的载体,为中外金融机构集聚提供功能齐备的多元空间保障。

(二)全力保障金融要素市场驻区发展,增强外滩配置全球金融资源能级

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等扩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支持发展人民币利率、外汇衍生产品市场,丰富人民币利率期权等产品类型,支持合格的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市场。按照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推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试点。支持上海黄金交易所强化“上海金”等基准价格作用,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产品体系和服务功能,提升“上海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支持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拓展境内外参与者、创新业务产品和服务、推进支撑一体化跨境支付清算系统的规则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服务能级,更好发挥CIPS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主渠道”作用。支持上海票据交易所开展产品和业务体系创新,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贴现通”、“票付通”、标准化票据等票据创新产品高质量发展,增强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支持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为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便利。支持城银清算有限公司发展“城市金融”,提升全国城市金融机构在清算网络、代收付、财富管理、数字人民币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促进长三角金融业务一体化。

全力服务与保障功能性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统一对外开放。支持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合作、协同创新。支持金融市场加强国际合作,鼓励金融市场加强与境外主要金融市场之间的监管互认和业务合作,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

把握上海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的重大机遇,鼓励和吸引更多境内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进一步发挥金融要素市场集聚辐射优势,抓住上海先行先试的机遇,积极争取境内外金融机构参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试点率先落地,深入推进外滩成为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支付清算中心高地,切实提高外滩金融集聚带配置全球资源的能级。

(三)进一步服务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支持以资产管理为代表的高能级金融机构聚集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高能级金融机构的吸引和培育力度。把握国家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主动承接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率先落地,进一步丰富市场主体,提升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国际辐射力和影响力。

聚焦资产管理关键领域,紧抓上海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外滩金融集聚带资产管理机构集聚带功能,完善多样化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积极吸引银行理财、保险资产管理、金融资产投资等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等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和私人银行、家族信托、基金销售等资产管理机构落户,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特殊资产管理等各类型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机构集聚发展,加快引进具有全球知名度和重要市场影响力的资产管理机构落户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率先在黄浦独资、合资设立证券、基金、养老金管理等机构,合资设立理财公司,设立投资研究、销售运营、合规风控等平台。

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鼓励跨国公司在黄浦区设立全球或区域资管中心。支持银行、基金、证券等机构申请证券基金投资顾问资格,鼓励设立投资咨询专业子公司。支持资产管理类机构参与开展环境、社会、治理(ESG)产品研发、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创新试点,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支持资产管理领域对外开放,支持深化QFLP和QDLP试点,支持资产管理机构探索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鼓励资产管理机构提升参与国际化资本业务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提高外滩金融集聚带资产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和发展能级。加强资产管理行业品牌建设,支持资产管理行业自律组织、专业智库、研究机构驻区发展,探索发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报告。支持举办资产管理行业国际论坛,加强与国内外资产管理中心城市交流,营造促进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鼓励以技术为驱动的金融创新发展,推动形成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高质量增长新动能

鼓励金融科技主体集聚发展,构建金融科技产业链。发挥外滩金融集聚带作为上海金融科技应用示范带战略布局的重要作用,依托黄浦区丰富的金融、智力、科技要素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金融科技重大项目和平台落地。加大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总部型、创新型金融科技公司的吸引力度,支持培育和集聚一批在智能投顾、移动金融、保险科技、区块链应用、大数据征信等金融科技核心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推动金融科技的研发应用,构建金融科技创新链。全力支持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机构在资产交易、支付清算、登记托管、交易监管等领域的研发、建设、应用与推广,不断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科技功能。鼓励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科技企业加强合作,推动设立和派生各类金融科技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科技公司申请相关金融业务、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引导优质金融科技公司做大做强、做深做专。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联合区内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等搭建金融科技场景应用平台,增强技术与场景的连接度、融合度,推动形成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创新项目,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优化金融科技发展环境,构建金融科技服务链。探索创新制度供给,加强对金融科技产业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支持。继续高水平支持举办“外滩大会”等具有国际、全国影响力的金融科技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金融科技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外滩成为创新、宣传、推广金融科技的重要地标。鼓励监管科技的创新发展,推动金融科技企业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互动沟通,争取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创设具有特色的金融科技产业链和包容健康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推动金融科技成为区域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五)紧抓“三大任务”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紧抓科创板深化改革和全市场实施注册制的重大机遇,优化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机制,做好上市企业的梯度培育。强化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对接,集聚和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健康发展,支持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科创领域,推动以科创为驱动的新动能培育与发展。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意见,支持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做优做强。

紧抓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重大机遇,主动对接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政策。积极争取并协调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对区内金融机构参与金融创新工作给予指导,争取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等相关金融创新政策同步试点和优先复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申报“上海金融创新奖”。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开展与临港新片区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相关的企业重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业务。支持企业对接临港新片区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实施双总部或多总部发展模式,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收入境内支付使用等业务,促进双向投资和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跨境资本流动便利惠及实体企业。

紧抓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支持长三角科创大基金等主题基金发挥服务辐射作用,支持上海票据交易所、城银清算有限公司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创新业务试点,提高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能力。支持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发展,积极打造长三角金融综合服务枢纽,推动黄浦成为长三角企业落地上海、走向全球的重要平台。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充分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作用,支持构建和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服务“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落实。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参与长三角绿色项目库建设,支持有融资需求、符合绿色标准的区内企业纳入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践行ESG理念的投资,推动一批重大绿色金融项目落地,助力长三角绿色经济发展。

(六)积极打造以法治为保障,以服务为特色,具有卓越品牌效应的“外滩金融”综合生态

聚焦构建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深入贯彻《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严格落实地方金融管理责任和属地维稳责任,建立健全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支持上海金融法院、上海外滩金融仲裁中心发挥作用,构建调解、仲裁、诉讼有机衔接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以黄浦区入选全国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为契机,支持金融司法仲裁机制对标国际一流,加速推动创设公正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提升金融专业服务业能级。依托外滩金融集聚带专业服务业集聚优势,进一步集聚和发展与金融密切相关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经纪、信用评级、资产评估、征信、信息资讯等第三方中介和服务机构,支持其接轨国际标准,开展与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相适配的创新服务,为金融服务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完善更为精准的金融人才服务和更具力度的金融机构服务。创新与迭代制度供给,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引进和培育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整合区内优势资源,精准对接和保障金融人才在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发挥区域综合营商环境优势,创新政府组团式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要素配套、全生命周期管理、更高效更有力度的“一站式”服务与扶持。

聚焦提升“外滩金融”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支持更多金融基础设施、功能性机构和国内外行业组织发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行业“外滩标准”。充分发挥外滩作为金融宣传、推广、创新的世界地标影响力,支持举办“外滩大会”“外滩金融峰会”等具有标识度的国际化行业交流平台,为跨国界、跨地区、跨市场金融合作提供支持。

五、“十四五”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协调机制,增强服务协同

加强与“一行两局”和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在沪金融管理部门的合作互动与战略协同,争取条线部门对黄浦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持续指导与支持,在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点项目上率先承接、主动对接、积极落地,在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局中实现黄浦区金融服务业的自身发展。与驻区金融智库和金融机构保持长效沟通,切实保障各项落地措施对应市场需求,符合市场规律。

(二)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

完善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的体制机制,定期研究金融产业发展战略、确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阶段目标。深化服务制度建设,加强全区工作统筹协调,依托区内服务企业大机制,整合力量、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建设相适应的干部人才队伍,实现区域内功能布局、业态升级、综合监管、政策研究、队伍保障一体化。

(三)加大引导扶持,强化政策保障

加强政策统筹力度,聚焦“开放聚能”“服务增能”“科技赋能”“人才蓄能”,统筹现有市区和各部门涉及金融机构及金融人才的政策,形成政策“组合拳”,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和使用效率,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明确政策支持重点,重点支持金融环境建设,优化金融业态,集聚优质金融机构,完善黄浦金融产业链,鼓励金融创新突破,打造金融人才高地。通过制度化、体系化的综合政策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培育适合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与土壤。


附:有关指标及名词解释

 

一、指标解释

1.区内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该指标对照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指区内纳入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计算的金融要素市场成交额,即统计期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交总额,反映区内金融市场交易活跃程度。

二、名词解释

1.经济密度:地区生产总值(GDP)/城区面积(20.52平方公里)。

2.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汇聚了14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其中,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上海票据交易所、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城银清算公司共6家落地黄浦区。

3.外滩外资12条:《外滩金融集聚带关于服务上海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支持外资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

4.外滩金融18条:《外滩金融集聚带关于发挥核心功能区作用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

5.外滩金科10条:《外滩金融集聚带关于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发展的实施意见》。

6.上海标准:2020年12月24日,上海市发布首批10项“上海标准”发布,覆盖金融服务、民生服务、集成电路、新材料、重大装备等多个领域。其中,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CCP12量化披露实务标准(CCP SCS 01-2017)”,以及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的“金锭(Q/SGEB1-2019)”成为金融领域的唯二标准。

7.外滩大会:“Inclusion·外滩大会”的简称,2020年起,由上海市政府作为指导单位,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与支付宝主办,在浦西世博园区召开的全球金融科技顶级盛会。大会对标谷歌开发者大会等世界顶级科技峰会,强调创新、可信、绿色、平等、高效等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

8.外滩金融峰会:2019年起,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各组委会成员机构共同推出的“非官方”“国际化”“专业化”品牌活动,峰会以开放姿态广邀全球财经政要、机构高管与学界领袖齐聚外滩,通过高水平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分享真知灼见,以对话推动共识,以共识推动合作,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9.“3+3+X”:黄浦区瞄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化市级外滩滨江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服务型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以金融服务为核心、商贸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优势的三大千亿级产业,加速发展以文旅服务、健康服务和科创服务为新动能的三大百亿级产业,积极布局未来潜力产业,构建“3+3+X”高端服务业发展体系,争创国家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10.外滩“第二立面”: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内非临江建筑。


温馨提示:点击此处,阅读信息原文 信息来源: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2017-2022  zhengsoso.com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32387号-1 上海立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